午夜见证:地狱之门|49楼交易室·上海
【夜幕初启】陆家嘴的玻璃森林 2020年4月20日,星期一,20:40,陆家嘴金融城。 小胡站在四十九楼的玻璃 […]
當「節儉」成為全社會的默契,乘數效應會把安全感轉化為通縮風險。 前言:日本家庭的理性選擇,卻導致國家停滯 想像
儲蓄悖論解析:日本失落三十年背後的集體理性陷阱|個體總體悖論系列(二) 閱讀全文 »
30秒快覽|如何把偏誤防護變成日常 一、前言:投資的最大敵人不是市場,而是自己 早上打開手機,看到「台積電下修
行為財務學實戰整合:建立完整的投資偏誤防護系統|行為財務學入門(十) 閱讀全文 »
前言:當所有人都做對的事,為什麼結果是錯的? 想像一下這個場景: 2020年3月,COVID-19疫情剛爆發,
個人理性≠集體正確:合成謬誤的經濟學陷阱|個體總體悖論系列(一) 閱讀全文 »
30秒快覽|如何不被新聞與刻板印象牽著走 一、前言:你是真的在投資,還是在追新聞? 想像一下這兩個情境: 情境
可得性偏誤與代表性偏誤:為什麼新聞和刻板印象會綁架你的投資判斷?|行為財務學入門(九) 閱讀全文 »
稟賦效應讓投資人高估已持有的資產價值,導致死抱虧損股、本土偏誤與熟悉性陷阱,錯失更好的投資機會。本篇深入解析稟
稟賦效應:為什麼你擁有的總是更珍貴?小心持股偏誤與沉沒成本陷阱|行為財務學入門(八) 閱讀全文 »
框架效應讓投資人在相同資訊下做出完全不同的選擇。為什麼「保本基金」聽起來比「低風險投資」更安全?為什麼「限時優
框架效應:同樣的投資選擇,不同包裝如何操控你的決策?揭開金融商品話術陷阱|行為財務學入門(七) 閱讀全文 »
心理帳戶效應(Mental Accounting)讓投資人把不同來源的錢看成不同的錢,導致資產配置失去邏輯。本
心理帳戶效應:為什麼你把不同來源的錢看得不一樣?投資人最常掉入的隱形陷阱|行為財務學入門(六) 閱讀全文 »
【末日序曲】信義區的空城夜晚 2020年4月20日晚上8點40分,台北信義區某棟摩天大樓的49樓。 Ethan
午夜見證:我們如何目睹油價變成負數的歷史時刻|49樓交易室 閱讀全文 »